首页 > 城事
短短40载,北海医疗卫生水平如何从全区中下游迈入先进行列?丨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40年,北海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均预期寿命达80.3岁……医疗卫生水平从全区中下游迈入先进行列。”

今年9月29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围绕“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北海实践新局面”主题作新闻发布时,透露了这个数字。

人均预期寿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卫生医疗水平。从“80.3”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窥见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这4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北海实践的进程中,北海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将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驰而不息推进健康北海建设,成功打造出这座宜养之城?

要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则需要解开“80.3”背后的更多数字密码……

从2432到11437——

“老北海”“新北海人”就医体验

实现质的提升

2023年5月18日,北海市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住院部搬迁至该院银滩院区。这标志着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住院部正式启用,大大缓解了该院和平路院区住院床位紧张问题。

“老北海”们都知道,北海市6家公立医院建院较早,且大多数都分布在老城区。老城区周边人口密集、道路狭窄,极易造成拥堵。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这些医院场地局促、停车难等问题愈来愈为突出,已难以满足市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这些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在提倡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感,对北海的老百姓来说,体验感的变化是明显可感可知的。”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伟春是一名“老北海”,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记者,“比如以前去市人民医院和平路院区看病,因为附近有小学、幼儿园,上下班、上学放学期间,经常需要相关部门和医院相关人员进行交通疏导,前来就医看病的群众在停车方面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2017年11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综合门诊部正式启用,填补了北海市西南片区没有三级医院的空白。

在这之前,银滩周边一直缺乏优质医院,游客和辖区群众若要看病,还得跑到约10公里外的老城区医院。近年来,随着一些人流较密集的科室被调整分流到银滩院区后,困扰老城区居民的停车难、排队长难题以及“新北海人”看病远的问题皆迎刃而解。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市人民医院。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反映突出、强烈的问题,北海市把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作为“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累计投入约28亿元实施6家医院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新建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扩建市皮肤病防治院、市结核病防治院。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市可增加床位约4100张。

目前,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3家新建医院和市结核病防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市皮肤病防治院慢性病康复病区改造项目已完工,市中医医院新院区正在抓紧完工,县区医疗机构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推进。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以来,全市拥有的医疗机构从对外开放初期的35个增加到2023年的1084个,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432张增加到1143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2860人增加到15039人。一连串数字的显著变化,为北海市民群众就医体验感大幅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彰显出为北海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未来五年,北海力争医疗卫生硬件条件达到全国设区市一流水平,医疗水平大幅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大病的需求。”张伟春表示。

在硬件条件提升的同时,软件条件——我市的医疗服务也在不断改善。这些年来,为了让患者“少跑腿”,我市加快建设医疗机构院内“一站式”服务中心,全市共有1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完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2023年共为45万余人次提供便民服务,患者平均满意度达97.75%。2024年4月以来,北海市共有1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结果互认,共为9423人次减免检查检验费用约83.5万元;全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施行“挂一次号管三天”便民举措,即:一次门诊挂号72小时内在同一科室携检查、检验结果复诊时,免去预约环节,不再收取门诊诊查费,共为4.2万名返诊患者节约54万余元。

其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先后建立“先诊疗后付费惠民就医系统”和“医保移动支付系统”,截至目前,累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就医1202人次,共计1178万余元,“医保移动支付”累计服务45026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出约461万元。

此外,北海市人民医院推行“早开诊午不休晚延长”便民服务;市第二人民医院率先在广西区内设立7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导诊服务专岗,为70岁以上老年人无偿提供一对一全程导诊服务……从“心”出发的创新举措,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让市民群众在每一次的就诊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关怀与尊重,就医体验实现质的提升。

从7.32%到13.32%——

名医外引内培让患者不必再跑“北上广”

2019年6月15日,北海市政府在北京举行北海市名医工程新闻发布会暨院士、专家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在此之前,北海已大力推行《北海市名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

与此同时,市名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北海市名医工程相关配套政策的通知》,市财政专门设置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名医人才工作、科研、教学、安居生活等,各项奖励标准和支持力度均创历史新高。

一连串的“大动作”,都是为了给名医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名医安心在北海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北海患者不用去“北上广”、省会城市,也能在本地找到名医专家诊疗疾病。

“于聪慧教授每年在我们科室服务的时间长达约半年。”市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主任陈耀智所提及的于聪慧,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肝胆外科原主任,为市人民医院引进的名医专家之一。

“在北海期间,每周五上午,于聪慧教授都会固定出肝胆外科的名医门诊。”采访中,陈耀智说道。据悉,像市人民医院一样,我市市直医院引进的名医每周不定期出诊,这不仅方便了本地患者,无须长途跋涉求医,也降低了他们的医疗及生活成本,减轻经济负担。

名医效应不仅体现在门诊,还体现在教学查房和专题授课方面,据陈耀智透露,这都是于聪慧教授给科室开的“小灶”,其间针对疑难病例、新兴技术、前沿科研成果进行的现场讲解,大大提升了团队的医疗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这几年我们在名医的指导下,一些原本难以开展的手术或治疗方法得以成功实施,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北海市名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北海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引进各类名医专家132名,涵盖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30个学科。引进的团队及个人目前已诊治患者12588人,会诊疑难病患者1518人,开展手术指导2811台,先后举办医学术讲座273期,参加培训的人数达15200多人,举办医学论坛9期,参加人数达2500多人。

同时,通过充分发挥“以才引才、以才聚才”链式效应,北海市积极搭建聚才平台,先后与石学敏、郭应禄等七位院士和国医大师韦贵康等名医合作,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医专家工作室等12个,市直医疗卫生系统共有市级以上人才创新平台6个。

其间,郭应禄院士团队名医刘春晓指导了北海首例根治性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在于聪慧教授的指导下,市人民医院实施的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脾联合脾脏切除术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广西先进水平;在姜海行、覃山羽教授的指导下,北海首例经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在尹时华教授的指导下,市中医医院开展了系列耳科手术,其中内淋巴囊减压术为“北钦防”地区第一例梅尼埃病外科治疗病例……

在名医专家的帮扶指导下,多项医疗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由多到精的突破,北海应对复杂、疑难疾病及危重病等大病救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复杂疑难手术占比由2018年的7.32%上升到2023年的13.32%。

“近年来,借助名医工程‘传帮带’的覆盖影响,我院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快速缩短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康复技术的差距。”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罗斌表示,该院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应用专业委员会认可,目前承担筹备和组织全国脊柱侧弯矫形康复与研究应用学组的重任。

仅在今年,北海市康复医院(筹)、北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北海市体育医院陆续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揭牌启用,填补了我市残疾人康复医院的空白,残疾人所佩戴的矫形器与假肢实现本土制造,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成为广西第一批加入“西南康复专科联盟”“华西康复医联体联盟”的医疗单位,助推北海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更有北海特色的康复康养事业发展格局。

名医工程同样注重本土名医的培养。2019年以来,北海已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医德高尚、理论扎实、技术拔尖、群众公认的名医15名。被评选为北海名医后,本土名医通过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积极开展诊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等工作,给患者带来质量更高的医疗服务。

医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领军人才。我市先后引进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刘建航任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尚丽明任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莫凌昭任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三位市直公立医院院长的引进,推动将先进理念致力于医院管理实践,对原有的制度、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甚至再造,以良性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医院诊疗水平和医德医风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我市还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名中医支基”计划,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参加“长者支医”行动,通过安排一批知名中医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帮扶带教,帮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从4.8万到8.5万——

保障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在20世纪80年代,这就是北海乡村医生们的行医三件套。“以前真的非常简陋,也没有现在这么规范,连注射器针头都是自己用高压锅烧开水煮的。”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卫生室所长、乡村医生李国娟丈夫的爷爷吴荣兴也是一名乡村医生,借由老人的讲述,她窥见了40年前村医的沧桑背影。

“他年纪大了,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更不用说电脑了,以前他们都是靠手写的,现在很多村医的工作都是在电脑和手机上操作了。他觉得他的诊疗方式跟我们现在的差别很大,认为自己也该退休了。”于是,李国娟和丈夫接过了吴荣兴的衣钵。

李国娟在乡村长大,“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感冒咳嗽流鼻涕这种小病小痛一般都不会理,只有发烧比较严重时才会到隔壁村去看医生。”在她的童年,村里连卫生室都没有,“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是村民们的“约定俗成”。

如今,李国娟所在的卫生室,诊室、注射室、公共卫生室、药房、中医诊疗室还有值班室一应俱全,“这变化太大了。”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全市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均有1名以上合格的乡村医生,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四室”布局合理,诊疗设备配置达标,全部基本药物配备达30种以上,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和配送,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干劲大大增强,按时在岗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村卫生室医疗环境不断改善,保障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

2019年10月,北海市聚焦基层卫生短板,围绕乡村医生管理模式、身份转变、福利待遇等乡村医生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创新,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李国娟就是其中一员。

“乡聘村用”,即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与乡镇卫生院建立聘用关系,身份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自聘职工。而对于在村卫生室工作年限较长、业务水平高、群众反映好且取得执业助理及以上执业资格的在岗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在使用事业编制和聘用人员控制数招聘工作人员时,还可参考有关文件规定给予倾斜政策待遇,优先聘用。

为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北海还出台了“一包工资”“二包保障”的“双包”政策。“包工资”,即把乡村医生基本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乡村医生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按县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绩效工资是乡村医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一般诊疗费制度等得到的财政补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实现“乡聘村用”的最大效益。“包保障”,即为乡村医生购买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以乡村医生为单位统一投保医疗责任保险,以保障乡村医生的正常执业活动,分担职业风险,强化乡村医生风险防范能力。把购买“六险”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全国率先落实乡村医生“六险”保障制度,着实解决了部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2024年,全市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共聘用乡村医生379人,确保每个政府办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从2019年的51岁降低到2024年的45岁。据数据测算,实施“乡聘村用”后,2023年乡村医生人年均工资收入达8.5万元,比2019年实施“乡聘村用”政策前的人年均收入4.8万元提高了3.7万元,乡村医生的待遇增长了77%,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中,既稳定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又提升了基层卫生工作质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了提高村民看病就医体验感,政府办村卫生室均被纳入医保系统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收费价格,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破解了村卫生室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难以落实等瓶颈问题。农村基层药品配置医保目录内用药从2019年的2643个增加到2023年的3088个,基本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全市一体化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协议单位,全市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均配备了“村医通”设备,参保群众持实体社保卡即可在村卫生室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

2023年,市医保局还统一对各县区村卫生室的部分“村医通”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更换采购214台第二代“村医通”设备,扩大了就医结算类别并完善医保目录维护功能,参保人在未带社保卡的情况下可凭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购药。今年1月至6月20日,全市使用“村医通”结算58030人次,金额达165.81万元,村卫生室已成为北海大多数农村居民看小病、常见病的首选之地,“村医通”的使用,也提高了农村居民享受国家医保政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阿娟,你上次开的那个药,可管用了,我的头好久都没痛了。”“孙嫂,你帮我量量看血压有没有升高。”听着村民们各种亲昵的呼唤,李国娟边向记者解释村民们是随着老村医吴荣兴才叫她“孙嫂”,边一脸满足地笑着。“能为乡亲们的健康出一份力,这份幸福感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她感触地说道。

从简陋行医的“赤脚医生”到“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40年里不变的,是村民们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这无疑是北海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在这40年里不断攀升的,则是老百姓对北海医疗卫生水平圆满“蜕变”实打实的满意度。40年来,这座城市始终将健康北海建设作为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写好“为民”大文章,用一个个不断更新升级的“数字密码”,铺就老百姓的健康之路。

编辑:劳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