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角雕是合浦本土代表性传统工艺品。不起眼的牛羊角,经合浦艺人之手雕刻加工,制作成各类水族生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等工艺品,传神逼真的效果与典雅自然的风格在中国传统美术中独树一帜,千百年来,如同“廉州印记”一般流传至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发力,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让合浦角雕等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8月10日,合浦角雕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首次亮相,展现出我市非遗技艺的浓郁地方韵味,引起热烈反响。
时光流变愈显韵味
合浦角雕的历史悠久。宋代以后,合浦民间有使用牛角制作酒杯的习俗,明清两代合浦角雕得以进一步发展。广西博物馆收藏的明清两代犀角杯实物有很高艺术造诣,可以看出,在当时无论雕刻工艺还是作品造型,合浦角雕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
清末民初时期,合浦角雕有明确传承谱系,以家庭作坊方式生产,以张姓师傅与陈世民为代表,专业篆刻印章,镂空雕刻发簪,发簪上刻有喜鹊、鸳鸯、龙凤。民国至解放初期,以张文梓为代表,倡导将角雕从实用工艺品转变为纯观赏性工艺品,并总结雕刻水族生物技艺传授给后人。
20世纪60年代,角雕传承实践群体以集体企业为代表,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其中,合浦角雕艺术风格转为以精雕细刻的写实手法为主,多创作观赏陈设工艺品,题材丰富隽永,工艺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世纪90年代,合浦角雕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无论集体企业或个人作坊均不断完善和丰富合浦角雕技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千百年来,合浦艺人结合角料的天然形状和纹理进行设计,采用圆雕、平雕、浮雕、镂空、镶嵌等多种技法精雕细刻,构图上汲取国画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工意结合等手法,极富艺术感染力。合浦角雕的传统技艺通过家族、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至今,代代相传。
代代相传绽放光彩
合浦角雕主要取材于家养的牛羊角,角雕艺人根据牛羊角材质的特点,运用镂空、镶嵌、浮雕、平雕、巧色等技法,以雕刻水族生物著称,品种有虾、蟹、鱼、鸟、兽、花、草、树等多种题材,造型美观,生动逼真,是供陈设、装饰、观赏的艺术珍品。
“牛角的特点是硬而韧,薄则透明,弯而不折,可雕细如丝、薄如纸,是其他雕刻材料无法代替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综合部部长韦玲玲向记者介绍,合浦角雕制作工艺复杂,以手工为主,每道工序的标准非常高,有的部件细如毛发、薄如蝉翼,虾、蟹、鱼等作品最为传神。
202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合浦角雕入选,这是我市非遗项目首次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2022年9月,市委、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我市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任务。同年12月,我市制定的《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经各项法定程序后正式实施,针对合浦角雕等非遗项目不同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潜力,推出了针对性保护的办法和措施,这标志着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迈上了法治化轨道。
“近年来,我们通过建立角雕艺术馆、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等场馆,保护角雕历史实物,全面保护合浦角雕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珍贵资料,集研究、挖掘、展示、宣传、教学于一体。”韦玲玲表示,角雕相关企业与我市部分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系统化培养教授角雕技艺的教师,将角雕技艺带入校园。同时,还建立了系统化培养角雕传承人流程,进一步提高培养角雕传承人效率,促进活态传承。
创新发展走向世界
合浦角雕是北海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一代代合浦艺人智慧凝聚的结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合浦角雕的传统技艺与时俱进,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合浦角雕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白耀华向观众介绍了合浦角雕的精湛制作技艺。
“1974年我入行当一名角雕学徒,至今已有50个年头。”白耀华说,多年来,他先后经历过合浦角雕的辉煌和低谷,其间身边有不少从事角雕工作的朋友纷纷转行另谋他业,而他一直坚守合浦角雕技艺的钻研与传承。
创新源于传承的初心,传承需要创新的勇气。
多年来,白耀华不满足于传统的角雕表现形式,不断摸索创新,参照中国画形式、双面通透的屏风格局,创作了雕刻艺术与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大型角雕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角雕艺术摆件因小而散、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他的多件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并被国家级省级艺术馆收藏。白耀华积累的创作成果,将合浦角雕从商品性提高到艺术性级别,为合浦角雕在国家雕刻艺术宝库中赢得一席之地。
白耀华表示,他还将合浦角雕与文创融合起来,加入更多海洋文化特色,制作非遗文化礼盒,希望通过精美的文创手工艺品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合浦角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得益于我市非遗项目不断创新发展,合浦角雕知名度不断提高,销售市场逐步扩大,远销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广西主要出口的手工艺品之一。
全媒体记者 :廖思宇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