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获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这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我市在非遗挖掘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保护与传承工作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条例》的通过意味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开启有法可依、于法有据的时代。对于非遗从业者来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鞭策。”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东这样说道。
“挖掘”是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词。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建立起完备的非遗体系。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涵盖非遗十大门类。2021年,北海贝雕、合浦角雕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零的突破。同年9月,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经常性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大众有了一个了解北海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
“活化”是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我市开展的重大节庆活动中,人们经常能欣赏到北海粤剧(戏曲)、北海耍花楼、咸水歌等非遗节目表演,看到北海贝雕、合浦角雕、合浦大月饼、北海沙蟹汁等技艺的作品、产品。我市积极开展“非遗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其中2016年至今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超150场,让北海非遗释放新活力,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生活。
对于“传承”,我市非遗工作者们更是不遗余力。
我市现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3人。他们走进学校,通过开展非遗知识讲座、展示贝雕精湛传统技艺、教授赤江陶烧制技艺、开设传统戏曲器乐培训班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非遗、热爱非遗。目前,我市已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等自治区级非遗工作保护平台12个,在13所学校挂牌成立“非遗(戏曲)传习基地”,共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超700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陈东告诉记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对全市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特别是优秀的、濒临灭绝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使北海非遗项目、非遗资源最大限度地被收集、保存和共享;继续挖掘北海市优秀历史文化,让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大众生活,用非遗讲好北海故事,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为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文化力量。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