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年3月23日下午16:00
地点:
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主发布人: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尹立新
主持人:
市商务局运行科科长 何燕妮
市商务局运行科科长 何燕妮: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人气,加速市场回暖、促进消费稳中提质,市商务局创新举办活动,促进汽车行业消费,持续激发我市汽车消费市场潜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大家介绍有关活动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北海市商务局运行科科长何燕妮。
首先,由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海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谢东晓
北海市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梁雪琼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自治区驻市媒体,市直媒体(含网络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市商务局副局长尹立新介绍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的基本情况。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尹立新: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能来到现场参加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北海文旅消费回暖升温,但汽车消费市场仍然不容乐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扩内需稳消费战略决策部署,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市场,市商务局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组织开展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联动各县区、协同各企业,全力打造开放创新的汽车消费促进大平台。
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主要内容。
2023年3月15日至3月31日期间,在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商购买5万元(含)以上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并上北海牌照的,按照购车价格给予消费者一次性补贴。购车价格为5万元(含)至10万元的,给予消费者1000元一次性补贴;购车价格为1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消费者1500元一次性补贴。本次活动共900份补贴,补完即止。
补贴资金申领采取书面申报的方式,消费者需提交个人身份证复印件、银行账户信息、新车购买合同、新车购买发票(附发票查验证明)、新车行驶证等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交承诺书,对提交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有效性进行承诺。补贴申请材料由参与活动的汽车经销商负责收集。
有意向参加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消费补贴活动的汽车经销商,向市商务局提交《2023年一季度北海市汽车消费补贴活动资质申请报告》,经市商务局风控筛查后参与活动。
其次,区市联动,两级补贴叠加。
广西“33消费节”汽车购车专项补贴活动也于2023年3月21日正式启动,在3月21日至4月20日之间开展,在参与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 3—8 万元 (含)、8—15 万元(含)、15 万元以上乘用车新车,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并上广西牌照的,分别给予补贴2000元、3000元、5000元。活动将发放共计2.1万份补贴,消费者可登录云闪付APP进行申领,先到先得。此次活动还安排了20个幸运抽奖名额,购买15万元以上乘用车新车的消费者即有机会抽中20000元云闪付红包。
具体活动以自治区公布的活动规则为准。
最后,车企组合促销,最大力度让利消费者。截至目前,通过北海汽车行业协会已发动33多家汽车经销企业结合本次活动拿出100多个热门车型开展最大力度让利优惠。
希望媒体朋友们大力宣传,让本次汽车购车补贴信息快速触达消费者,我们将积极引导消费需求和供给,要求汽车企业秉承诚信经营,保障商品和服务品质,让消费者享受更多实惠。本次活动的情况我就先介绍到这里,我们将会同车企持续发布企业优惠信息,请大家持续关注“北海商务”微信公众号,谢谢大家!
谢谢尹立新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现在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北海有哪些活动?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尹立新副局长来回答。
今年以来,北海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北海市春季消费节”,此次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同时,市商务局还组织全市百货类、家电类、汽车类、油品类等近百家企业,围绕商品消费、餐饮消费、特产消费、体验消费等,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系列促消费活动,着力给全市消费者呈现一个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消费季,精心打造北海促消费活动品牌。
其他活动内容有:
一是2023北海汽车下乡惠民巡展——“好车惠珠城 补贴到万家”汽车下乡购车季活动。在3月17-18日,组织20个汽车品牌到南康、常乐开展“汽车下乡”活动,车油联动,创新融合“巡展+定展”促销模式,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分组巡展,为乡村消费者搭建赏车、购车、品车新平台。
二是北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季”暨苏宁易购&海信璀璨生活节。联动苏宁、海信、合浦商机、合浦星达等重点家电销售企业,加大优惠折扣力度,线上线下同步促销,充分激发家电消费潜力。
三是“春风送福 惠满北海”消费券活动。联合北部湾银行,以微信立减券的形式,共发放10万张消费券,消费者可在北海市任一商家或平台通过微信支付使用,最大程度激活居民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活力。
四是海鸭蛋宣传活动。举办“广西北海海鸭蛋×短视场大赛”抖音达人种草活动,上线专属的活动话题,扩大消费者对“广西北海海鸭蛋”的品牌认知,打造平台话题热点;举办“广西北海海鸭蛋×直播大赛”好物直播活动、带货比赛,强化消费者对原产地的深刻的优质地理位置印象以及产品的优质标准。
五是“北海味道”特色美食大赛走进创城大舞台活动。围绕北海特色美食主题,举办“北海味道”特色美食大赛评选和展示、和安商港“夜”集市、宁春城广场“夜”市等三场重点活动,提振夜间消费能力。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针对汽车、家电等重点品类,海城区组织开展了哪些活动?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谢东晓副区长来回答。
海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谢东晓:
海城区积极引导企业紧贴市场需求,抓住重要节庆、重点商品开展促消费活动。一是春节期间利用建行生活平台开展海城购2023年海城惠民消费券活动,活动带动辖区各大商超的消费量有所增加,消费者提升了消费信心;二是组织车协开展“好车惠珠城”—公务员购车特惠季活动,部分车型受到关注,并且向车企预订心仪车型;三是海城区总工会计划3、4月份与苏宁合作开展苏宁易购“情系职工,服务职工”专场福利活动,为激发海城区消费市场活力,拉动内需,提振经济,提升全区广大职工的生活品质为我区机关、事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广大职工会员购买电器给予补贴。北海苏宁易购安排专项补贴资金100万元,补贴涉及空调,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六大品类16个品牌家电产品共2000台。下一步将结合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继续开展汽车促销活动。
记者提问:北海的汽车品牌促销力度有多大?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梁雪琼秘书长来回答。
北海市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梁雪琼:
本次广西“33消费节”汽车购车专项补贴活动,北海汽车行业协会已发动全市33家汽车经销商结合本次补贴活动拿出100多个车型开展最大力度让利优惠,基本覆盖当前市场高中低档热门车型。本次汽车购车补贴活动也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自治区消费券、北海市优惠补贴、厂家补贴三重优惠叠加。各品牌相关优惠信息如下:
高端品牌:宝马部分车型至高可享16万综合优惠。奔驰全车系现金优惠至高65000元,置换最高享8000元补贴。奥迪15万起售,分期延至60期。
合资品牌:日产全车系至高优惠8万元,可享15万元2年0息政策。别克综合优惠至高7万。一汽丰田至高优惠6万元,广汽丰田厂家限时补贴5000-30000元,置换至高享10000元补贴。广汽本田至高优惠9万元,置换至高享6000元补贴。大众全车系限时让利15000元-35000元。福特限时限量至高优惠40000元。
国产品牌:哈弗H6 DHT、H6 PHEV 现金优惠15000元。吉利特供车型限时钜惠至高45000元 ,厂家直补购置税50%。
新能源品牌:五菱汽车综合优惠至高享10000元。比亚迪部分车型88元抵6888-8888元购车款。欧拉好猫、芭蕾猫、闪电猫购车优惠14000-22000元。
以上为部分品牌优惠政策,更多优惠政策请咨询经销商。本次活动我们会配合商务局积极做好活动安排部署,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此次2023年广西“33消费节”汽车购车专项补贴活动顺利进行。实行最大限度的让利推广,让全体市民享受最实惠的价格、最贴心的服务和最优质的购车体验。
记者提问:北海市的购车补贴与自治区的购车补贴是否可以叠加?如何购买可以享受最大力度?
两个活动的补贴可叠加申请,自治区的活动是通过云闪付平台申请后以红包的形式返到消费者云闪付账号中,北海市的活动是由我们直接将现金补贴返还至消费者银行卡上。
自治区的活动时间是2023年3月21日-4月20日,补贴份数为2.1万份;北海市的活动时间是2023年3月15日-3月31日,补贴份数是900份,所以,消费者在3月21日至3月31日期间购车是可以享受最大力度、同时享受自治区和北海市的补贴政策的。当然,因为两级的补贴都是有份数限制的,先到先得,所以大家有购车意愿的,尽早下单以确保能享受政策。
好,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今天,活动有关企业的代表也都来到了活动现场,各位记者会后可根据采访需要进行进一步了解。
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产品答疑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779-3035866 邮箱:service@bhxww.com
主管: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 主办:北海日报社
网警备案 地址:北海市海城区长青东路107号 联系电话:0779-3035866 网友QQ群:248885998
网站内容版权归北海新闻网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律师)手机189077933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451201805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85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