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郭梅修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主持人:廖子可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廖子可:
各位来宾,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受市政府委托,北海市生态环境局今天下午在这里召开北海市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在主席台就坐的同志: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郭梅修同志;
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廖子可(主持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各县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涠洲岛管委会、园区管委会、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重点排污单位,市直新闻媒体(含网络媒体)等多家媒体记者朋友。
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市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的关心与支持!
今天新闻发布会议程有两项:第一项,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郭梅修同志通报北海市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第二项,请记者提问。
下面逐项进行:
第一项,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郭梅修同志通报2019年北海市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大家鼓掌欢迎。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梅修: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北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本次发布会发布的内容为通报北海市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的落实情况。
全面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出发,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举措,是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进展。近年来,我市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排污许可制推进力度,为高效监管固定污染源,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排污许可制度背景及相关内容
排污许可制是依法规范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管部门对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企事业单位依证监管实施排污许可制。
建立统一公平、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明确要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启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新篇章,明确了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重点内容
1、规范有序核发排污许可证。实施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有序发放。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从2017年起,分行业、分类别、分年度推进排污许可证申领与核发工作。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建立精简高效、衔接顺畅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衔接环评制度,整合总量控制制度,为排污税、环境统计、排污权交易等工作提供统一的污染排放数据,减少重复申报,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企事业单位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按证排污,自证守法。环境监管部门基于企事业单位守法承诺,依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2、推动固定污染源精细化管理。推行“一企一证”、综合许可,将环境执法检查集中到排污许可证监管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排污许可证主要内容包括承诺书、基本信息、登记信息和许可事项,前三项由企业自行填写,许可事项包含排污口数量、位置,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等内容以及企业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执行报告等管理要求,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行业技术规范审核确定。通过排污许可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环境监管逐步深入到对每个具体排放口的监管,从管四项主要污染物转向多种污染物协同管控,从以污染物浓度管控为主转向污染物浓度与排污总量双管控,将排污许可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密切挂钩,推动固定污染源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理。
3、强化企业按证排污主体责任。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按期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不得无证排污。企事业单位应及时申领排污许可证,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在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浓度和许可排放量的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并应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台账记录、如实向环境监管部门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并对社会信息公开,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相关要求。同时,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环境保护责任,不断提高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自觉接受监督检查。通过推动落实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对企事业单位排放大气、水等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要求企业持证按证排污,加大对无证排污或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实现企业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
4、严格执法监管,实施“一证式”管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对无证排污、违法排污、材料弄虚作假、监测违法、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等5种情形设定了处罚条款。执法部门对照排污许可证许可事项和其他管理要求实施情况进行监管执法,通过执法监测、核查台账、在线监测数据及其他监控等手段,核实排污数据和执行报告的真实性,并对浓度和排放量是否符合许可证要求进行判定。根据违法情节轻重,严厉处罚无证和不按证排污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一企一证”、依证监管,实施“一证式”管理,倒逼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提升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北海市排污许可制度取得阶段成效
1、要求到2020年底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全覆盖。其中,2019年我市提前完成了水处理行业、汽车行业、肥料制造(磷肥)等9个行业共计63张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2020年底前,要完成纺织品精加工(除印染)、机制服装制造、皮革制造(不含鞣制)、纸制品制造(有废水排放的)等17个行业的许可证核发。基本实现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建立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基础数据库。
2、开展多部门联合行动。2019年,我市综合执法、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合行动,通过现场核查、座谈等方式,加强指导服务企业开展排污许可证申报工作,并多次组织拟核发排污单位开展排污许可证申报培训,同时执法部门将证后监管纳入环境执法计划,重点对企业自行监测方案、执行报告等内容进行执法检查,打击无证排污、违法排污行为,促进排污单位自证守法,依证排污。
三、申办排污许可证流程
按照《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排污单位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并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重点排污单位需要进行申请前信息公开),同时向市行政审批局提交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印制的书面申请材料。市行政审批局收到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对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排污许可证申请的决定。其流程是:
一、注册、登录:排污单位登录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注册;
二、填报并公开信息: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可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首页“法规标准”栏目下载),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并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实行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进行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的申请前信息公开;
三、提交书面申请:排污单位向市行政审批局提交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印制并经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书面申请表、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承诺书、企业自行监测方案、排污单位有关排污口规范化的情况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文号、申请前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等材料。
四、审核发证:核发部门按照审核程序和管理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开展现场核查),依法做出核发排污许可证或者不予核发的决定。
已经建成并实际排污的排污单位,在《固定污染污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的持证时限之前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在规定时限之后建成的排污单位,须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污之前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
同志们,朋友们,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将以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为契机,认真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高污染综合防治水平;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的通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现在进行发布会的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们对我市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是不是企业拿到排污许可证就万事大吉了?下一步如何解决?
答:企业拿到排污许可证只是依法持证排污。下一步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和执法检查,继续将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强化监督检查内容,严格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继续严厉打击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违法行为,曝光一批排污许可违法企业,形成严管重罚的强大震慑,强化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继续推动试点地区清理整顿工作,先试点再推开,先发证再整改,针对未批先建、无总量指标、暂不能达标排放等情形,可以在企业作出整改承诺后先发许可证,给予合理过渡期。如果整改期限到了还没做好,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严格禁止少报、瞒报、弄虚作假,以及以清理整顿为名搞“一刀切”等行为。
记者:什么是一证式管理?
答:一证式管理既指大气和水等要素的环境管理在一个许可证中综合体现。企业守法、部门执法和社会公众监督也都应当以此为主要或者基本依据。排污许可证将成为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间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和接受环保部门监管的主要法律文书。企事业单位排放水和大气污染物的法律要求全部在排污许可证上予以明确,换言之,排放单位依法排污,只要持有一张许可证就可以了。
记者:实行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的范围怎么确定?实行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该公开哪些信息?
答: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或者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的具体范围,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执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在提交排污许可申请材料前,应当将承诺书、基本信息以及拟申请的许可事项向社会公开。公开途径应当选择包括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朋友们,刚才郭梅修同志通报了我市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虽然我市完成了2019年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核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以后,排污单位对新证的发放要求不能很好理解和执行,同时鉴于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机构职能调整,部门之间对排污许可证核发的工作衔接还需要进一步沟通协调,以此提高排污许可证的核发效率。下一步为了做好2020年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还需各级各部门继续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需要各新闻媒体的关心和支持。
同志们、朋友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对对排污许可制的宣传力度,做好制度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树立企事业单位持证排污意识,有序引导社会公众更好参与监督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努力形成政府综合管控、企业依证守法、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产品答疑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779-3035866 邮箱:service@bhxww.com
主管: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 主办:北海日报社
网警备案 地址:北海市海城区长青东路107号 联系电话:0779-3035866 网友QQ群:248885998
网站内容版权归北海新闻网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常年法律顾问: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律师)手机189077933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451201805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85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