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殊情况,我在北海待了四个半月。回武汉三年了,常常想起那里的人和事,特别是那次喝早茶。
和大姐的几位老师同学住一家酒店,初次见面,想找个机会聚聚。旁边一家茶楼开业,就请几位师长去喝茶。怕晚了没座位,七点四十到茶楼。选了茶点菜肴,服务员却不肯下单,说要等到剪彩完了才行。问几点剪彩,说是八点十八分。可吉时过了很久,还是没有动静。客人慢慢多了起来,服务员忙着加桌椅。催了几次,催来几个沙糖橘,几声对不起。九点过后,上了三样点心。平时七点用早餐,早茶晩了两小时,大家早饿了,点心很快见底。又是干等。再催,又催来几个沙糖橘,几声对不起。服务员端着盘子不断从我们身边穿过,就是没有我们的。大概是觉得我们的肠胃已经安抚过了,可以再等下一轮。
开业优惠活动时间很长,我们后悔凑开业的热闹。佩服邻座几位老人,安安静静地坐着。端起茶杯,放下茶杯,又端起茶杯。服务员从身边走过,也不问,独自品味杯里乾坤。但我不好意思让几个客人老对着一把茶壶,看到有的客人自己去厨房端来了点心,就连忙绕过桌椅去厨房。
报台号,找菜单,找来找去,不知道菜单在哪里。怏怏而回,服务员却跟着端来一样糕点两碟菜。没有点,不敢乱吃。服务员却说,不要紧,尽管吃!我吃完再去厨房,菜单是找到了,次序却乱了。我说七点多来捧场,没想到要等这么久。一个穿黑西服的帅哥接过菜单,递给一位年长的厨师,回头说你这桌免单,顺手端过来一盘糕点。
吃饱喝足,去收银台结账。也听邻桌说过免单,不知道客人是不是真的领了免单的盛情。我是只当人家随口说说。不知道帅哥是谁,见面认得出,要描述还真说不出长相。请客的不能让客人瞧不起,就把免单的承诺藏在心里,把银行卡捏在手里。账单打出来了,那帅哥正好来到收银台。拿过我手上的单子,对收银员说声免单,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
傍晚到楼下散步,碰到那位免单的帅哥。谢他早茶的雅意,他笑笑,递过来一张名片,是总经理。
打算过些时再去喝几次早茶。人家慷慨免单,是感谢你早早去捧场,也是希望你再去消费。自己也想在人少一点的时候,去享受清幽,慢拾闲情。没想到疫情一来,茶楼关门了。年前到年后,冬天到春天,茶楼迟迟不营业。关门的茶楼餐馆,周围好几家,走过就走过了。唯独这家茶楼,路过时总要停下脚步,多看几眼。开业那天,嫌人太多,等得太久。“此情”一成追忆,顿有今夕何夕之感。有时会担心茶楼的营收,担心总经理的业绩。员工工资,房租水电,规费税费,运营成本,哪经得起这样几个月不开门?有时后悔自己性子急,该学旁桌那几位老者,不急不躁,不问不催。等待,是茶楼开张大吉的人气指标,也是客人寄情于茶的一种境界。盼着茶楼开门,盼到四月底我回武汉,茶楼还是没有恢复堂食。走的那天,我特意到茶楼门口看了一眼,算是跟它道别。
时隔三年,我又想起北海那家茶楼,想起开张那天的热闹。下次到北海,住得近,住得远,我都会去那喝茶,它把我很多记忆收藏在那里,茶色茶味茶香茶韵,都会不同寻常。
和谐家园 邱家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