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母亲回了一趟老家。母亲这辈兄弟姐妹多,有十二人。虽然他们大多仍住在家乡,但分布比较散,很难一家家走到。母亲说无论日程多紧,四姨家是一定要去的。
之所以母亲要将四姨单列出来,是当年家里很穷,四姨出生时重量很轻,严重营养不良。亲戚、邻居们都说这孩子难养活,不如不要了。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本就有点重男轻女的外公动摇了。外婆经过思想斗争,终究不舍,没有听从众人的“理性”建议,将四姨留了下来。四姨也是命“好”,从小到大,一直到如今,七十多年了,没得过一场大病。
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四姨最终成了准文盲,务农一辈子。不过她的一双儿女却极有出息,儿子名校硕士,在美国硅谷工作了十年。前年跳槽到了上海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年薪过百万。女儿在浙江一所高校任教,女婿也是大学老师。
看望了四姨之后,母亲说她是姐妹中健康状况最好的。母亲是家里老大,记得当年的事,知道那些劝外婆放弃四姨的人,一直都住在同一个村子里。母亲问四姨,长大后不恨他们吗?四姨说不恨。她知道当年大家都很穷,所以有那么“理性”的建议。四姨能如此看待她的“仇人”们,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
许多人不理解,四姨两口子都差不多是文盲,何以孩子那么优秀?母亲的分析是四姨也许智商很高,她的优良基因遗传给了孩子。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一方面原因,而四姨理性达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孩子们成才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