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劳埃德·帕里的《巨浪下的小学》,是以日本“3·11大地震”为背景,以大川小学为叙述中心的一部纪实作品。在这场灾难中,大川小学仅有4名学生和1名老师幸存,其余在校的74名学生和10名老师全部遇难。
日本地震多发,学校的选址和建设都有严格的标准,每间学校都有地震“应急手册”,日本民众对地震的应对也相当有经验,政府也于第一时间发布了海啸预警。但在这种情况下,大川小学还是伤亡惨重,不得不让人疑惑其原因。作者花费六年时间,跟踪走访大川小学遇难者家属,最终为读者呈现了这部有感情、有深度的作品。
作者记录了遇难者家属追究真相的过程,同时,他在书中披露此次大川小学的悲剧发生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该校防灾应急手册的内容完全套用了通用的版本,然而这一通用版本根本不合适大川小学,且在接到海啸预警之后,副校长无视部分学生提出的正确建议,固守应急手册的指导,将学生们错误地带至学校附近的安全岛,最终导致学生和老师被海啸吞没遇难,包括副校长自己。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在于灾后的问责。灾难发生后,大川小学校方百般抵赖,拒不担责,只承认“粗心大意”。虽然这场拉锯战最后以遇难者家属的胜诉告终,但是整整耗费了六年时间,许多家属心力交瘁。灾难发生后,总能见到人们说“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然而“坚强”却不似说说这么简单的。对于遇难者家属而言,与所爱之人天人永隔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漫长的疗愈过程,有的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失去亲人的锥心之痛。灾难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撕裂。本书里写了两位母亲,她们原本是关系很好的邻居,其中一位的孩子幸免于难,而另一位则承受了失去。这不同的境遇,导致两位母亲的关系根本无法再继续维系下去。
对遇难者家属,物资帮助固然重要,心理疗愈更不容忽视。对于他人而言,灾难的发生亦是生命教育,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里,与其碌碌一生,不如努力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和睦、宽容、友爱、互助,时时怀念,时时放下,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