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花的《江南药镇》,以故乡磐安为创作蓝本,用亲切自然、诗意优美的语言,巧妙地将磐安的悠久历史、中药文化和求实奉献的磐安精神融合在一起。童话一气呵成,新颖独到,厚重中有灵性,质朴中有华美。如果你也有一颗“长不大的心”,读读这本书,恐怕会感到无比亲切,立即对上“暗号”。
本书以新加坡华侨庞深携曾孙女庞安安回磐安探亲为叙事脉络,重点讲述了庞安安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探索大自然、了解中药文化、寻找乡村奇趣的故事。这故事经验本身并不算复杂,时间的幅宽也十分有限,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的巧思与丰沛的情感投入。
这部童话是作者沉潜和酝酿很久的作品,通过自己灵动的文字,带着读者直接走向童年的温暖地带:猢狲岭、八阵塘、猫埠头、蝙蝠洞、大烟囱等。除此之外,他在写作过程中对中药、曲艺、太极、甲骨文等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呈现出渗透到日常生活肌理之中的鲜活姿态。童话因与小城故事、中药文化有着难以切割的牵连而自成一路,贴地流淌。作者在书中写中药文化,并不是为了讲故事和展示知识库存,而是意在当下,关怀现实和测照未来始终是他童话的灵魂所在。在故事中,作者始终有着割舍不断的故乡情愫,他对磐安自然景观的描写,地域风情的抒发,展现出他丰厚的生活底蕴和真挚的人生态度。在创作中,他尽力避免有闻必录和记流水账似的写法,而是赋予作品经历一种崭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启迪。
作者把他所生活的孩童世界里所发生的事都纳入在这本薄薄的童话故事里,同时也不乏虚构的、想象的、童话的元素,如那只两百岁的力大呆萌的庞阿龟,群居在岩洞里的猴子,燕子和麻雀之间的争论等,作者在现实和童话之间切换做到了游刃有余。表面上看,作者像在写故乡的故事,实际上是营造了一种氛围。读者可能并没有真的和他的故乡发生直接关系,却能在阅读过程感受到童年气息。在这种气息中,一起回味共有的记忆、曾经的体验,甚至曾经的梦想、凡俗和平淡。
作者的语言与气息凸显了其写作的独特气质,并在书中延续了这种独特性,这使他的童话整体呈现一种温暖、包容的气质。始终凸显着真实自然、深刻透彻、深沉厚重的爱,点点滴滴都直面现实生活,有如身临其境。
书中还有一种“真”,这种真,既是所写人、情、物情境的真,也是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作者人格力量的真,品性的真。作者的这种抒写是真实的,是对生活的回忆、见证和诠释,是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也是与自我心灵的沟通,带着一种温暖的光亮。因此,他在处理题材时往往更平实、更日常,他能够把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纳入到大的时代视野里,这需要特别大笔力才能写出来。作者显然已经具备了发现生活、捕捉题材、洞掘诗意的强大能力。其童话从主题深化、文本拓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庞大的体量中蕴含着纷至沓来的情节以及丰富饱满的情感,极其耐人寻味,让人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这本童话故事的另一个特殊的价值,在于文学地理学和传统文化推介方面的意义,作品很独特地写出了磐安这样一座小城生生不息的底蕴和力量,以极小的视角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不可阻挡的伟大步伐。
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忆的历史,这些历史彼此之间更多情况下是各自居住在封闭的空间、文字、心灵里。作者巧妙地将这些童年记忆激活,通过想象将它们投射到作品中,最后形成一种隐喻,由此唤起一种童话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