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值壮年的诗人被突如其来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他经历了内心真实的黑暗,仿佛从未知的灵魂隧道穿行而过。终于,他又回到了这个他熟悉的人间,但仿佛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康复后的诗人向四十个诗人做了一个问卷活动:假如生命到了极限时辰,将被送入一个无人的空间,你会带哪几本书去做最后的阅读?我是被问询的其中之一,我回答:《少有人走过的路》《当下的力量》《生死学十四讲》《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定是我要带着走的。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所著的《少有人走过的路》,是一套三本的哲学与心理学巨著。好书完全是一本心灵的地图,给我们指出心灵潜意识里面的路径,使我们有可能不瞎活。书里的第一句话,派克就对我们说:人生苦海无边。派克竟然毫无商量余地继续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个原定律。人生苦海无边甚至也还是不够的,派克接着又告诉我们:人生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答案。派克一点都不假装客气地告诉我们人生充满阳光,以便糊弄我们可以闭着眼就可以轻松地活。如果我们没有一张心灵里面的地图,我们就是视力再好也是睁眼瞎。派克同时也告诉我们,绘制自己的心灵地图,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欣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对变化充满感激。
人生苦海无边!识知这个原定律,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风水轮流转,再转来引发我们痛苦的事情,就安然接纳了,觉得这原本就是人生。如果是痛苦,甚至苦难,该来的就来吧,就像命运转盘,它一定会转到灵魂黑暗这一个点上。如果我们还活着,就一定能再转上去,转到天空露出鱼肚白那一个时辰。人生苦海无边。我嘟哝着这句话,不再采取躲避的姿势。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身心灵哲学家埃克哈特告诉我们,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大抵不是让我们幸福的,是来让我们提高自己的意识的。提高我们意识的是痛苦。我们在世上许许多多的事情与关系,原本是来给出活着的问题和在问题的解决之中,提升我们的意识和业力的。我也是很老了才懂得,我们想要的幸福,只存在于意识的提升之中,存在于对于过去的自我的超越过程之中。
《生死学十四讲》是余德慧所著。余先生曾持续在医院担任义工,接触临终病人,亲证生死:既体会到身体一步步毁败对人们心理的撞击;同时也见证到人们身上的灵性之光如何在世俗世界剥落之后的幽然显现。这是一记无可逃避的生命棒喝,它让我们了解死亡的细微过程,为的是让我们了解生命,真正活好死亡前的现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活在一个叫“心智自我”的世界里面,心智自我的主要任务是“在世操心”。生死学告诉我们,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若不朝着与“心智自我”相反的方向走的话,将会发生生命最后的危机。人在去世之前,要把“心智自我”所建立的东西统统敲碎。
生命最大的寻常就是无常,死亡可以随时到来,无论对谁,一律如此。让我们勇敢地活在生命的真实里,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畅快地活在穿越生命的那些善良的感情里面,而不是再去像装修豪宅那样去装修自己的外部世界,不停地建构“心智自我”。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尼采完成于1885年的一本书。尼采早于那个时代、先知般地把古代波斯先知查拉斯图拉这个“超人”形象树立了起来,造物主死了,现在是必须让超人活起来的时候了。超人,不是电影里面有着变形金刚能量的那种机器人似的全能之人,而是让人拥有精神上的自由,像顽强地攀登于山顶的人,整座山的托举他的力量就是他自己的力量。我至今记得尼采笔下那个寓意着“超人”的年轻牧羊人的形象。有一次,查拉斯图拉看到一个年轻的牧羊人蜷缩在地上,浑身抽搐,面部痛苦到变了形。原来,一条粗壮的大蛇从他的身体里爬了出来,蛇头露在牧羊人的嘴外面。查拉斯图拉试图把这条蛇从年轻人嘴里拉出来,但是没有做到。他朝着牧羊人大喊:“年轻人,你把蛇头咬下来!”牧羊人果真狠狠地把自己身前的蛇头咬了下来。查拉斯图拉惊讶地看到了眼前的景象:牧羊人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他甚至不再是一个常人,而是成为一个周身发光的人。他大笑着,世上没有人发出过像他那样的笑声!
这是人类的觉醒力量!在我的眼里,这个牧羊人的寓言力量甚至超过加缪给我们创造的西西弗斯的生存力量。加缪给我的力量绵长而恒久,尼采给我的力量核裂变一样具有奇异的爆发性。
是的,生命中一个接一个的艰难困苦,恐惧、焦虑、迷惘、无明、破损、疾病、疼痛、死亡……就是一条条牧羊人身体里的蛇。几十年来,每当我遇到困境,感到自己的“小我”叽歪着要活不下去了的时候,尼采笔下的这个牧羊人的形象便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活着,我要走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离开人间的时候,我要变成另外一个自己,和这个喧嚷纷扰三维空间里面不一样的自己,高维度的能量高级的自己,更好的自己。在这个普遍苦难的人世上,我要获得幸福的能力,没有丝毫的假如和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