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学刚就像一位赶花人一样,总是致力于书写与节气有关的风物。其新作《花都开好了》又是一部写四季花朵的书,让我们循着花香读到人事的繁华与寂静。
《花都开好了》是一本以月令为纲,介绍开花植物的美学散文集。该书以春温、夏暑、秋凉、冬寒四时变化,划分为“温花晴日”“暑花快风”“凉花爽月”“寒花初雪”4个部分,用36种花卉植物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生长之姿。书中除了写花色、花性、花时、花品之外,还有养花、食花以及花意内涵,将四时花朵延伸到自然节律、风物习俗、古今诗话、人物品性中,倡导读者遵循大地的生息节奏,感受花朵之美以及蕴含其中的植物文化。让人通过花,不仅意识到美和博爱,更乐于在它们创造的芬芳空气里塑造幸福甜蜜的模样。
中国人自古爱花,不仅因为它们芳香美丽,更因为它们是人类的精神砝码。在《杏花》中,作者由“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柿子六七年”的挂果年限,感悟出“自然的节律”和精美的时间秩序,这不仅是果木给予土地的坚实承诺,还在帮助人们确立一种从容舒缓的生活方式。《水仙》借水开花,清秀清奇而又清高。这种“水沉为骨玉为肌”的生理特征,让作者在朱自清的文字里“心胸一宽”,在曹雪芹的大观园里感受到了“一种静味”,在秋瑾负冰盛开的水仙中,看到了“阔大静谧”、相看两不厌的“物我相悦”。《茶梅》春天展叶长枝,到了十二月才开花,如古代的忍者,在自己的世界里寂寞而坚韧地成长,茶梅的这种隐忍一直被古人推崇……自古以来,人类寻找精神盟友的捷径是求诸自然。而霜秋寒冬吐翠摇芳的花儿,不仅坚韧地释放自己的清香,还在风雨雷电中练就了铁骨霜姿。
书中,作者看似写的是花,探讨的却是人生。《玫瑰》写的是高考落榜生树青,用栽培玫瑰表达他对农耕生活的浪漫想象,呈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以表达他对生活的憧憬和自然的青睐;《白玉兰》写的是女儿的成长。女儿说玉兰树上开的花是一朵云。孩童的天真如玉兰花期一样,虽然短暂,却花色似玉、花香如兰;《栀子花》是作者初恋的女生,让青春年少者心慌胸闷,既迷醉又有窒息……自然的美丽总是和人生的精彩段落相与为一。在作者的笔下,我们不仅看见了花儿无与伦比的美丽,还有人类生活的模样和生存智慧。
解读植物世界的密码是人与自然的心心相印,面对植物持久的生命和始终的青春,人只有肃然起敬。《桃花》是一种美学,人面桃花传达的不仅是映衬之美、互补之美,更是一种理想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美美与共;《荷花》是“河流的图腾”,荷花的根叶花果是人类获得幸福感和归宿感的源头……面对一朵花,人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不过是植物一季的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