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千年古都,以“双奥之城”的名义,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季成的《冬奥简史》,让我们“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和瞭望百年冬奥的发展史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趣事。
作者为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培训学院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首批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2022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由他来做“冬奥”简史的科普,再合适不过了。他对“冬奥”这样评价:在极寒、极冷的条件下超越极限,是冬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对抗寒冷、对抗重力、对抗时间,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对于极限的超越。
书中,作者对冰雪运动的溯本求源,对冬奥历史上节点的把握,对冬奥背后各国家、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对冬奥体育之外的因素的深挖,对东方冬奥的特别阐释,都令人耳目一新。站在现代的角度回望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遥望未来,冬奥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研究世界的一个入口。
我之前对冬奥会的认识很模糊,这本《冬奥简史》,豁然打开了我的视野,书中以冬奥的发展历史为线,对1924至2018年已举办的23届冬奥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包括办赛理念、组织模式、赛事概况、文化影响等;同时亦讲述了诸多比赛项目在百年奥运史上的地位、变化。作者还将冬奥的历史与中国的现在以及未来连接起来,不仅是百年冬奥的全记录,还是一部冬奥人文发展史。
作品中既有百年冬奥曲折历程的宏大叙事,也有饱含温情的细节描述。比如作者在第一章中写“人类冰雪行为的历史溯源”,回顾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于严寒环境下的狩猎、军事、交通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对人类的进化的促进作用。作者还写到世界各地的岩画,并对岩画中出现的滑雪者和滑雪器具、滑行方法做了细致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滑雪运动厚重的群众基础。
书中第五章写得最有趣,比如,《萨马兰奇保卫萨拉热窝》,题目就令人几乎笑喷;作者突出了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的背景效应,借韩剧《请回答,1988》,系统梳理了冬奥历史上神奇的1988年,而那些以冬奥会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飞鹰艾迪》《冰上轻驰》等,则掀起了一波“冬奥”的热潮。作者重新审视了20世纪早期中期的历史,也唤起了观众们的怀旧情绪和情感认同。
奥林匹克运动,像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体。成长,意味着自我更新,这个过程肯定不会是一路坦途。在冬奥发展史上,几乎在每一个新主题、新阶段之初,都曾走过弯路,甚至犯过错误;但每次,国际奥委会和参与奥林匹克的国家和民众都会直面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去克服弊端,通过纠错来确立一种新的品质。走过镜像、“冷战”、差异,走向成熟、多元、改革,奥林匹克作为现代人类文明菁华,一直在成长着,它的历史将由我们继续书写。奥林匹克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指引我们探索身体和精神的极限。